长郅启真

*本命梅长苏萧景琰/靖苏靖不拆可逆。他们永远是我心中最好的人。
*priest女孩!
*虐向爱好者。

【短评】写给《江山赋》里的梅长苏。

《江山赋》一直是私心非常喜欢的一篇文,构思巧妙,行文流畅,感情动人细腻,靖苏两人的故事中已经以及将要多很多磨难,但两人风骨未坠,也依旧是那样的默契、信任,心仍殷血尤热。部分情节和语言可能初读会觉得晦涩难懂,但是请把原文连起来再读一遍,逻辑线其实写的非常清。无可辩驳的佳作一篇。热度不算高,很心疼,推荐给大家。


梅长苏篇

 

看过很多梅长苏归来的故事,只这一个,归来时孤立无援,无亲无友,惜他一身清高,都被打进了尘埃里。可即使什么都失去,这大梁,他也必会归来。

 

既然我赋不是从梅长苏视角写,我就替大家理一下剧情吧。

 

元佑六年,多国进犯,梅长苏为监军,亲上战场,却尸骨无存。

 

他被北燕太子慕容真不知使了什么方法劫持到北燕。慕容真此事做的极为隐秘,连琅琊阁也没有打探出消息。他被下了迷魂之毒,记忆全失,受命于人。十人换血,哪里是他做的出来的事情,对他来说,即使是后来一次次提起这件事,又何尝不是一次次受刑。且迷魂毒性烈,服此毒者体虚不得治,易病,且无解。

 

这五年来他被关在集贤阁里,仅仅有一个唐邛名为照顾实为监视。他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竟秘密发展出自己的眼线和情报人员,不仅能让他拼了性命从外面夺来了萧景琰在大梁出事的消息,也能买通侍卫渐渐打松慕容真对他的控制。

 

他绝食换得见慕容真一面,即使是折辱于他他也顾不上了,又用江左盟天下第一大帮的地位和琅琊榜首的名号换的拓跋家族的支持,才能求得别人带他重回故土。

 

而换来的是什么呢?当他踏上大梁故土的那一刻,作他国使臣向导,无亲无友,孑然一身,无江左盟做他的后盾,也无赤焰血案做他的精神支柱。

 

自十七岁那年,失去血亲,成为一个孤儿开始,他已在这世上孤苦无依地漂泊了十八年,先前还有江左盟护他身体保他安全,有琅琊阁帮他搜集消息,可现在,一个北燕人,即使是江左盟的前宗主,也会毁了江左盟在大梁的名声,且江左盟早已易主,他又能用什么心情心存一丝江左盟还能助他一臂之力的想法。

 

他不肯,不愿,也早已觉得自己不配了。

 

十七岁那年,他从金陵出征之时,是惊才绝绝的少年将军,去保家卫国,带着大梁万人的祝福。

三十一岁那年,他再回金陵,白衣绝尘出世,担着琅琊榜首的声名,被许多有识之士赞一声国士无双。

三十七岁这年,他只能跟着北燕使臣的车队重归,遭万人唾骂,声名俱毁。

 

只为和那人说一句,

 

“景琰,别来无恙。”

 

那个眼睛和萧景琰长的如出一辙的小姑娘偷偷的在书房外偷听先生讲课被他看到,他见不得孩子如此好学却无人教导做了她的老师,却没曾想到由此被卷入了一场党争。

 

“昔有夫差得西施,越以三千兵甲灭之,臣不期吴国之患,再现于今也。彼奸臣不除,则大梁危矣,陛下危矣。臣泣血为陛下言,望陛下听之信之,勿复蹈前车之辙!”

 

真是句句锥心,句句都戳到他心里最介意的那个点上。

 

小姑娘脆生生的说着先生你是不是被人欺负了是不是很伤心,他看着孩子天真的脸却想着,自己哪里还有心呢。

 

这偌大一片江山,竟无寸土可容下一个心系江山的故人。

 

可恍然间,夜秦佯攻大梁,大渝想做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的心思朝中无人识得,他骑着快马跃人冲进大殿,舌战群儒,犀利地得罪了满朝文武,简直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为的就是那最后一句——

 

“臣,愿自请带兵出征。”

 

你看呐,即使这偌大一片江山,无寸土可容下一个心系江山的故人,他也永远不会辜负这个国家。

 

因为这是他的国。这是他的君。

-------------------------------------------

梅长苏相关的内容想先停在这里,后面的跟着后面的剧情再写。还想写一个萧景琰篇。


感谢 @潇湘水冷 姑娘带来这么好的故事,这么好的靖苏。

其实想尽自己绵薄之力我就是给太太增加一点信心一点鼓励 以及催更

评论(7)
热度(47)

© 长郅启真 | Powered by LOFTER